佛教具有悠久的歷史、完備的理論和嚴格的修行方法。兩千多年來,佛教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瑰麗的篇章。作為慈悲濟世的宗教,佛教對于眾生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視,因而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處處都能體觀出保健養生的功效。
少林禪醫藥,是在印度醫藥學文化和中國醫藥學文化的基礎上經過一千多年實踐融合后形成的醫藥學流派。它在繼承發揚中華傳統醫學理論的基礎上,突出以“禪定”為基礎法門,以默照冥想、呼吸、導引、氣血、經絡、臟象等學說為基本理論,運用“觀想”“氣化”“導引”“點摩”等基本手段進行診斷、治療、調養。其中還結合食療及諸物百草療法配合運用。中國禪宗祖師一直善于運用禪修般若來治療人們的身心疾病,而少林歷代高僧則在運用思維修、吸納中外各醫藥家長處的基礎上,總結、完善了禪醫藥治病的原理和法門。
少林禪醫是在印度醫學文化和中國醫學文化的基礎上,經過1500多年實踐融合后形成,以禪定為基本方法,運用氣化、導引、點摩等手段進行治療調養,以激活潛能、鍛煉臟腑、改造體質、提升生命力為歸的醫學流派。本文將從少林禪醫心理療法、少林禪醫傷科和禪醫少林養生功法三個方面闡述少林禪醫的內容和特色。
征稿范圍:對禪醫文化、禪醫源流的認識與探索;禪醫與禪宗及少林寺、少林文化;禪醫與現代文化、養生;禪醫與健康;對禪醫經典、著述的解讀、發微、研究等 投稿說明:堅持原創,不得剽竊、套作;所來稿件,有不愿刪、改者須注明;稿件一律不退,請自留稿底;稿件請注明作者姓名(筆名、法名);因為網站為公益類網站,暫無稿酬。
立即投稿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