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5-19
大禪師佛陀蜜多撰
宋 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坐禪之法要有五門:一者安般;二、不凈;三、慈心;四、觀緣;五、念佛。安般、不凈二門、觀緣,此三門有內外境界;念佛、慈心緣外境界。所以五門者,隨眾生病:若亂心多者,教以安般;若貪愛多者,教以不凈;若瞋恚多者,教以慈心;若著我多者,教以因緣;若心沒者,教以念佛。
五
初教觀佛,先教坐定意,不令外念諸緣使人。然后將至好像前,令諦觀像相好分明。然后安坐,教以心目觀此像相好。若言:「我見像分明。」是一事。
教自觀身,令身安坐,教還觀佛。若言:「我見一佛至十佛,悉令明了。」是二事。
教令諦自觀身漸安,教還觀佛。若言:「我見十佛至二十佛明了。」是三事。
教自觀身令身轉安凈,教還觀佛。若言:「我見二十佛至五十佛,明了如前。」是四事。
教自觀身令意轉細,教還觀佛。若言:「我見五十佛至百佛,相好如前。」是五事。
教自觀身令心轉細,教還觀佛。若言:「我見百佛至千佛,明了如前。」是六事。
教自觀身令心轉細,還教觀佛。若言:「我見二百佛至四百佛,明了勝前。」是七事。
教自觀身令心轉細,教還觀佛。若言:「我見四百佛至八百佛,相好轉明。」是八事。
教自觀身令心轉細,還教觀佛。若言:「我見八百佛至千佛。」是九事。
從一佛至千佛,諦觀相好極令分明,還自觀身不凈膿血,即教作不凈觀。若見白骨,即作白骨觀。若見苦痛眾生,即作慈心觀。若不見此事,還觀一佛,至心懇惻求哀懺悔。是初學家觀佛法。若趣住地,應廣觀佛。若言:「我見一佛至百千萬乃至眾多佛,相好明了。」是第十事。
教觀自身令身明凈,教還觀佛,發大誓愿心生供養。言:「我見無量諸佛,于佛前自然有花,便取供養悉令周遍。」是十一事。
教自觀身令身明凈,還教觀佛。若言:「我如前見已心生歡喜。」教至心觀佛念欲供養。若言:「我見自然有花樹踴出,上生種種雜色花,自然有人取此好花與我,供養散諸佛上,普使周遍華故不盡。」是十二事。
次教于佛邊坐,自觀己身極令明凈,還教觀從東方始,令意東行見無數佛,意疲乃息。是十三事。
教前境界次東行。若言:「我意東行,見無數佛滿于虛空無有邊際,意疲乃息。復更旋意東行,要有限礙乃住,南西北方亦復如是。」是十四事。
教令自觀身中支節悉已明了。若言:「我見者。」教還觀佛足下。若言:「我見佛足下雜光明,然后還至四方,一切諸佛悉在光上蓮花中。」是十五事。
教發觀佛喜心,諦觀足下。若言:「我見佛足下光出,至于大地無有邊際。」教乘此光觀。若言:「我見苦痛眾生無量無邊,光所照處悉皆安樂。」是十六事。
教觀自身令復轉明凈,教觀一佛齊中。若言:「我見佛齊中光出,遍至四方極遠之處,一切諸佛悉上光住。」是十七事。
教尋光觀。若言:「我見無量人于光中現,悉受快樂。」是十八事。
教自觀身令極明凈,教還觀一佛兩乳。若言:「我見佛兩乳中自然光出,遍至四方,一切諸佛悉在光上。」是十九事。
教尋光觀。若言:「我見此光中有無量人,悉受快樂。」是二十事。
教自觀身見身極明,教還觀一佛眉間。若言:「我見光從眉間出,大如斗許,漸漸麁大,便上向去踴在空中。」教令尋光觀,為隨何光上?意疲乃息,復更尋去。若言:「我尋去,上至無極,到光所盡。」是二十一事。
二十二事本闕。
教尋此花佛,從東方始。若言:「我見光著,有無量細微光皆悉如觀。此光頭盡有化佛滿于東方,中間相去或五步。」教續東行觀之。若言:「我行見無量佛。意疲乃息。」教續觀至極遠處更見余相,乃至南西北方亦復如是。是二十三事。
教自觀身。若言:「我自見身悉明凈喻如聚光。」教令觀佛次第作禮供養。若言:「我見無量諸佛行列,我持眾花次第灑散,供養諸佛悉令周遍。」是二十四事。
教令觀此所供養花。若言:「我見花墮者,在于佛邊便成花賬,行伍次第嚴好微妙,悉皆如是。如是一切諸佛,悉在帳中坐其床上。」是二十五事。
教觀花賬。若言:「我見花賬漸漸高出,踴在空中合成一蓋覆一切佛。」是二十六事。
教觀自身。若言:「我見自身麁大喻如聚光。」教還觀佛次第作禮悉令周遍,仰觀于蓋。若言:「我見上花蓋中,有花臺下向,七寶成,中有花下,以手承取。」教散諸方供養諸佛悉令周遍。是二十七事。
教向佛作禮求愿已周,教令至心在于佛邊坐。若言:「我坐須臾頃,見地自然踴出七寶臺色妙香好,便取供養一切諸佛。」是二十八事。
教自觀身極令明,教令明。教令于佛邊坐,觀所供養花。若言:「我見此花在佛足下,便成琉璃之座。次第行伍佛坐上,中間道陌悉皆上寶所成,端直無比。」是二十九事。
教自觀身。若言:「我見身中更有小身,兩重而現,內見外明凈。」教還觀佛。若言:「我見一切諸佛來入一佛身中而不迫迮。」是三十事竟。
觀佛事多,略出三十事以教行者。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