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6-04
◎佚名
朝拜地藏 菩薩大腳印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爇在金爐上
頃刻紛紜 即遍滿十方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
南無香云蓋菩薩(三稱)
以清凈心燃香禮佛,不僅是表達對三寶的恭敬、供養和皈依,更能感通法界,與諸佛菩薩交流,得十方三寶加持。
燃香真意,在于傳遞舍棄自我,無私普熏十方之精神。觀想燃香從有形到無相,凈化精神、反照內心;乃至悟證色空不二之理,去染成凈、轉凡成圣。
一、敬香的意義
《僧史略》載:“香也者,解穢流芬,令人樂聞也。”香芬芳遠聞,既可解除穢氣,又能令人愉悅。因此經典中常用它來比喻修行者持戒的功德。
這些有德的修行者,能遠離三毒,令心靈散發美好的芬芳,令人崇仰,進而引領他人也能舍惡趨善。
此外,香也被用來比喻念佛的功德,如《首楞嚴三昧經》中,以“香光莊嚴”來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來功德莊嚴,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氣一般。
香既為佛使,佛前供香,既可表達對三寶的恭敬之情,亦可傳遞信息,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另外,如能“心香供佛”,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意,則既有有相的香作為恭敬三寶的表征,又有無形的心香代表常寂光明,以此供養諸佛,移相內薰,便是在供養自身的法身佛。
如此為之,也就令供香有著諸多功德,如身離臭穢、鼻根清凈、身妙香潔、形相端嚴等。
“敬香”在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的同時,也有諸多含義:
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范接引眾生。
二、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自己無私奉獻。
三、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癡”之意。
二、敬香的方法
燃香
先拿起一支或三支香點燃;點著后,用另外一只手把火輕輕扇滅,不要用嘴吹或把香上下揮動來使火熄滅。
持香
持香時,用雙手食指和中指把香夾住,用雙手大拇指托著香腳,余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齊眉,香腳對準自己的眉心,香頭對準佛像。
敬香
隨后敬香。如果是敬一支香,可以把香插在香爐中央;如果是敬三支香:
第一支香插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或“愿斷一切惡”。
第二支香插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或“愿修一切善”。
第三支插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或“愿度一切眾生”。
每支香中間大約相距一寸二左右,視香爐的大小和香的粗細變化。插香時注意,從香頭到香腳要垂著,不要東倒西歪。
三、問訊 回向
上好香后,問訊禮佛,最后合掌回向。回向時,可以念《回向偈》:
愿此香花云,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圣。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普薰諸眾生,皆共證菩提。
也可以念:
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云臺遍法界。
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薰證寂滅。
四、供什么香最好
好香使人歡喜空靈,于心曠神怡之中達于正定,香積如來以眾香而作佛事,佛弟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供養妙香。
但應知道在《增一阿含經》中,佛陀告訴阿難:“世間有三種香最為稀少珍貴,不論順風逆風,都能清香遠播,那就是持戒、聞法和布施呀”。
正法香有五種
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
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
三者慧香所謂常于身心,內外觀察。
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
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覺察常明、通達無礙。
佛住世時,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寶香,供養十方一切諸佛。
(來源:九華山拜經臺)
分享到:
熱點資訊